2018年12月8日,在“2018年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上,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隱形獨角獸企業論壇秘書長解樹江教授宣布泰特機電被評為中國汽車行業首批“隱形獨角獸企業”之一。
而近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不斷的恒大,也在今天宣布牽手這家“隱形獨角獸企業”,在加速進軍高科技產業的道路上落下關鍵一子。
3月15日,恒大健康(HK.0708)公告稱,以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泰特機電100%持有荷蘭e-Traction公司股份,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
輪轂電機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和純電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它使汽車由中央式驅動改為分布式驅動,省掉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等傳動部件,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整合到輪轂內,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發動機、變速機的一體化。這如同喬布斯所認準的點擊屏幕一定要用手指,而不是用觸屏筆一樣,是最直接、最高效的驅動方式,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在。
恒大選擇e-Traction,是因為它真的有“能耐”。據了解,目前國際上生產輪轂電機的企業中,具備商品化條件的只有e-Traction,該公司創建于1981年,總部位于荷蘭,是國際領先的輪轂電機及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的研發生產企業,技術已開發到第三代,擁有6大組合超200項專利技術,覆蓋電驅動動力系統的所有關鍵要素。目前e-Traction在荷蘭、中國均有生產布局,其產品自2009年起就已經在歐洲8個國家14個城市的公交線上廣泛應用。
此外,在相同里程下,e-Traction的輪轂電機驅動比主流新能源車應用的中央電機驅動節省40%用電;其采用更為優化的能量管理控制,再結合電池管理系統,能夠使電池更安全;憑借電機直驅,e-Traction實現了100萬公里免維護。數據顯示,應用e-Traction輪轂電機的新能源車,全生命周期能節約30%成本。
受世界范圍內的環保和能源形勢所迫,得益于動力電池、電機等領域的技術進步,世界各大汽車公司都已做好電動汽車的產品準備和發展規劃。
作為電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輪轂電機技術順應了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作為智能駕駛的絕配,輪轂電機技術順應了世界汽車產業新“四化”的顛覆性變革。誰率先掌控了輪轂電機技術,誰就能在電動汽車驅動領域決勝未來;誰率先將輪轂電機驅動橋總成應用于電動汽車,誰就能在電動汽車領域獨擅勝場。
成功收購e-Traction的恒大,已正式配齊造車天團,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能力也已具備——瑞典薩博、科尼賽克的整車研發和制造技術,日本的最先進動力電池技術,以及荷蘭的輪轂電機驅動技術。相信在“頂配”造車力量的加持下,恒大將在電動汽車領域奠定行業領先的競爭優勢,中國新能源造車勢力終將“席卷”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