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清潔能源智慧電力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9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在京開幕,2000多位能源電力領域的專家學者、生態伙伴參會,旨在共同推進電力科技創新及行業轉型發展。浪潮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展出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為電力行業“多站融合”項目提供邊緣計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2019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
多站融合,成為5G落地、電力企業轉型的重要一步
5G需要在網絡邊緣部署小規模或者便攜式數據中心,進行終端請求的本地化處理,滿足大帶寬(eMBB)、低時延(URLLC)、海量連接(mMTC)的需求。國家電網正在整合電力企業、IT基礎設施提供商、運營商和云服務商等各類市場資源對變電站、邊緣數據中心站、5G通信基站等多站進行融合化建設和精準化運營。通過多站融合,可以形成覆蓋范圍廣、延遲低、帶寬強的通信網絡和即時響應的邊緣計算資源。
目前,多站融合的多個試點項目已經在為直播、游戲、高清網絡視頻等應用提供邊緣計算服務,深入探索多站融合,為終端數據的處理提供規模化的邊緣算力,是國家實現5G落地應用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國家電網公司做出全面推進“三型兩網”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部署。多站融合項目不僅是5G落地的重要一步,也是國網公司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進行全面數字化轉型,落實“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的核心任務。浪潮也從產品、方案、建設等環節為多站融合數據中心站方案提供了全方位支持,積極參與多地多站融合的應用試點建設。
多站融合:國網探索變電運用新模式
重新定義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浪潮提供一站式靈活部署方案
基于變電站改造多站融合的邊緣數據中心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多站融合項目初期,業務模式,規模很難預測,如果按照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方式規劃、設計部署,可能會造成短期規劃難以滿足長期需求的問題。而且電力行業的變電站覆蓋了我國每一個角落,分布范圍廣、數量龐大,傳統的數據中心建設方式耗時久,成本高昂。
因此面向多站融合項目需求,浪潮在本屆會議上展出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以符合國際標準的集裝箱作為數據中心載體,有20英尺和40英尺兩種形態。浪潮展出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集成了信息設備、制冷設備、供配電等模塊,能夠為邊緣計算提供一站式靈活部署方案。
浪潮展區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
浪潮邊緣計算數據中心(上:20英尺,下:40英尺)
通過模塊化設計,浪潮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內部的供配電模塊,通風系統,能夠根據不同站點的項目需求按需配置,柔性擴容,最大可安裝13個19英寸機柜,容納1040個節點,更好匹配不確定性的邊緣算力需求。
同時,浪潮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內部各個模塊在出廠前就已完成安裝,可以通過海陸空整箱運輸到用戶現場,接上水、電和網絡等線路就可以提供服務,實現數據中心的一站式交付,加快邊緣計算相關IT基礎設備的部署。
環境適應性高,耐受嚴苛物理環境
由于變電站所處的位置往往十分偏僻簡陋,因此變電站、邊緣數據中心和5G基站等多站融合的部署環境也非常嚴苛。但無論是在高溫還是高寒的環境,邊緣數據中心內部都要保持恒溫恒濕,才能保障內部的IT設備、供電設備都能夠正常運作。
為了適應不同的部署環境,浪潮邊緣數據中心采用了先進的隔熱保溫技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的供配電、制冷設備,保證在-40℃~55℃環境溫度范圍內,邊緣數據中心內也可以保持恒溫恒濕。
2018年,浪潮主導參與發布了中國集裝箱式數據中心機房通用規范,并起草了國際級集裝箱數據中心設計規范(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Container Data Centers)。集裝箱數據中心正在成為邊緣數據中心最主要的形式,浪潮在集裝箱式數據中心領域的研究不僅推動了這一行業的發展,也讓浪潮能更快地推出以集裝箱為載體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更好的滿足“多站融合”項目的需求。
#p#分頁標題#e#多站融合是信息技術與能源電力革命加速融合的產物。本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浪潮集裝箱形態的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為電力行業多站融合的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今后浪潮將根據電力行業的實際應用不斷改進現有的邊緣計算產品,開發新的解決方案,保持產品線的不斷進化,滿足用戶的新需求。
隨著邊緣計算發展進入快車道,邊緣側的算力需求將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為服務器市場帶來了新一輪的增長。據IDC2019Q2數據顯示,浪潮服務器出貨量和銷售額保持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前三,浪潮會繼續開辟邊緣計算數據中心藍海,為傳統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