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公共基礎是軍人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中公教育為大家帶來公共基礎備考,助力各位考試順利2020軍人干考試。
1.9月4日,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項目部的消息稱,FAST首次探測到快速射電暴重復爆發,捕捉到目前全世界已知數量最多的脈沖。
2.9月6日,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原子級精準控制的石墨烯折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疊,對構筑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成果今天(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3.9月6日,我國首艘國產極地探險“1號郵輪”在江蘇海門基地正式交付。“1號郵輪”最高航速每小時超過16海里,可承載254人,將于今年10月開啟首航南極之旅。
4.2019年9月17日電,中車株洲電機公司17日發布了時速400公里高速動車組用TQ-800永磁同步牽引電機。這標志著我國高鐵動力首次搭建起時速400公里速度等級的永磁牽引電機產品技術平臺,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為我國軌道交通牽引傳動技術升級換代奠定了堅實基礎。
5.9月19日14時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珠海一號”衛星工程是商業遙感衛星項目,規劃研制發射34顆衛星組成星座,具備視頻成像、高光譜成像、SAR成像、紅外成像等觀測能力,獲取衛星遙感數據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行業應用提供服務。
6.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云海一號02星發射升空,該衛星主要用于大氣海洋環境要素探測、空間環境探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7.經過兩個多月的暑期檢修,坐落在廣東省東莞市的中國散裂中子源26日開始新一輪開放運行。在接下來的四個月里,科研人員要將這臺巨型“超級顯微鏡”的束流功率穩步提升到80千瓦,并用它來探測更多神奇材料的微觀結構。中國散裂中子源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建,共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于2011年9月開工建設,總投資約23億元,33.2018年8月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它包括一臺直線加速器、一臺快循環同步加速器、一個靶站,一期三臺中子譜儀以及附屬設施。
8.9月25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最后一座航道橋順利合龍,標志著世界最長、我國第一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貫通。大橋預計2020年通車,平潭作為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區,將并入全國快速鐵路網絡。
9.9月26日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深中通道核心裝備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在廣州順利交船。這也是世界首制集沉管隧道浮運安裝于一體的專用船舶,未來將應用于深中通道建設當中。據悉,“一航津安1”于2018年7月26日開工建造,是世界上第一艘集沉管浮運、定位、沉放和安裝等功能于一體的、具有DP動力定位和循跡功能的專用船。
10.9月26日上午10時18分,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筑完成,標志著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橋——平塘特大橋成功合龍,貴州橋梁博物館再添新藏品。平塘特大橋是貴州省余慶至安龍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中最重要的一段,位于平羅高速公路32公里—35公里段、平塘縣牙舟鎮與通州鎮之間,橫跨漕渡河峽谷。大橋全長2135米,橋面寬度為30.2米,為三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其中16號墩為中塔,塔高332米,是目前世界最高的混凝土橋塔。被業界認為是“最高、最美”的空間索塔。
11.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浩吉鐵路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至此,在我國鐵路版圖上又新增了一條縱貫南北的能源運輸大通道。浩吉鐵路,起于內蒙古浩勒報吉站,終至江西吉安,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全長1813.5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通道規劃設計輸送能力年2億噸。
12.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歷時10年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于9月27日12時許啟動空負荷試車,整機點火試驗一次成功。重型燃氣輪機是發電和驅動領域的核心設備,由于其設計和制造的難度極大,集中體現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也被譽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方宇表示,經過近10年的自主研發,東方電氣已建立完整的重型燃氣輪機設計、制造和試驗體系。以50兆瓦燃機為基礎,可形成自主技術燃機系列產品,廣泛用于能源發電、工業驅動等領域。
#p#分頁標題#e#13.2019年9月28日,隨著萬噸煤炭重載列車71001次一聲鳴笛,緩緩駛出內蒙古鄂爾多斯浩勒報吉南站,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開通運營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浩吉鐵路(浩勒報吉至江西吉安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從此,我國鐵路版圖新增一條縱貫南北的能源運輸大通道。
14.10月9日,由我國進行設計改裝的全球首架大集成航空物探遙感綜合調查飛機——“航空地質一號”,正式投入使用。該機可在200至10000米海拔高度內,以280至500公里每小時的航速持續飛行4000公里,實現我國海域和陸域地質調查的全覆蓋。
15.由東南大學自主研制的無人值守能源系統15日從南京出發,參加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我國將在南極泰山站首次啟用這個可連續供電一年的大型“充電寶”。這套名為“東大極能”的無人值守能源系統,能夠實現極地環境下全年不間斷供電,并通過衛星遠程監控泰山站運行情況。
16.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新型細胞超低溫保存術,實現低成本無毒副作用超低溫保存人類軟骨細胞,有望成為細胞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為血液病、癌癥患者等人群帶來福音。
17.10月22日從中國煤科西安研究院獲悉,該院應用自主研發的大功率定向鉆進技術及裝備在神東煤炭集團保德煤礦進行鉆孔工程示范,日前完成了主孔深度3353米的沿煤層超長貫通定向鉆孔,再次創造了我國井下定向鉆進新的世界紀錄。
18.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夾江隧道右線25日順利貫通。這條隧道直徑達15.46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直徑的公路盾構隧道。南京長江五橋夾江隧道盾構段全長1159米,是目前國內在建為數不多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隧道穿越長江地層復雜,技術標準高,施工難度大。量身打造了“新時代號”盾構機。盾構機整機長140米,重達3000噸,是目前世界上配置最先進的泥水平衡盾構機之一。
19.2019年10月28日,我國自主研制的新能源電動飛機-RX4E銳翔四座電動飛機在遼寧沈陽實現首飛,這是我國第一架成功起飛的四座電動飛機。
推薦閱讀>>>
【12月】2019天津招警考試模擬題匯總(每日更新)
2020天津軍人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2020天津軍人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中國古代重要的賦役制度
2020天津軍人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歷史文化常識:廟號、謚號、帝號、年號簡介及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