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制的輪邊永磁驅動系統集成了永磁電機及控制器,整套系統具有高效、節能、輕量化、小型化、高可靠性的特點,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該永磁電機額定功率、轉速、扭矩等各項技術指標優異,最高效率可達96%,電機控制器輸出頻率高達600赫茲,具有控制性能優異、響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點,提升了電動汽車運行的平穩性與舒適性,采用的IP67防護等級也適應各種復雜運行工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表示:“此項成果是完全符合國家政策需求,能有效體現新能源公共交通車輛綠色、高效的要求。它將動力集中型向動力輪邊分散型轉變,并采用永磁技術,結構簡單、重量輕、效率高,這是新技術的體現,是符合國家新能源發展方向,也符合世界技術發展方向。可以說,這將為公共汽車帶來革命性變革。”
目前,中國第二代動力分散型驅動系統多依賴進口。此次自主研制的第二代輪邊驅動系統采用了先進的永磁電機技術,通過以永磁高鐵核心動力技術經驗為支撐,保證了電機在各種極限條件下的磁體穩定,為中國電動汽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尖端動力。
據了解,該成果最先進之處是扁平式的電機結構簡單,其安裝車后與采用集中驅動的電動汽車相比,地板高度可以降低180至320毫米,達到低地板水平,能夠取消上下車門處的臺階,車內后排座椅也無需階梯狀布置,可實現“高鐵化”空間,縮短電動汽車停站時間,緩解公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