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啟動工業4.0,到奧巴馬要求喬布斯把蘋果產品的組裝搬回美國,并在美國啟動;再工業化戰略正式回歸制造業,近年來,制造業再度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
近日,浙江省政府發布《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這份綱要明確了浙江制造業的提升目標:到2025年,將浙江建成國內領先、有國際影響力的制造強省,并重點發展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與現代交通裝備、新材料、時尚輕紡等11大產業。涌現一批國際競爭力領先的企業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制造業是浙江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浙江制造業規模在全國一直處于前列。從發展目標來看,制造強省的主要建設指標包括創新能力、規模質量、融合發展、結構優化、綠色發展等五個方面。比如創新能力,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為47件。綱要提出,到2020年,有效發明專利數將達到80件,到2025年則要達到120件。從產業結構來看,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制造業企業數量,將由2015年的83家,增加到2025年的140家。
綱要明確了未來10年,浙江產業發展的11個重點:既造得了飛機和高端船舶,也玩得轉智能機器人與云計算。比如在發展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方面,將打造全國領先的機器人應用示范基地;新能源汽車與現代交通裝備產業方面,重點發展城市地鐵車輛、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地鐵綜合監控系統、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等裝備及控制系統,建成國內重要的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制造基地。同時,隨著去年波音客機正式落戶浙江,通過推進波音客機亞太基地建設,培育發展通用航空相關制造業,大力扶持有條件的企業發展整機及零部件制造,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產業基地等。
用10年時間,將浙江制造業由大做強,綱要同時提出了重點實施的11大工程。比如為了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出了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到2020年,建設省級創新中心8家左右,到2025年要建成20家左右,并積極創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為了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將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比2015年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同比縮短50%,不良品率同比降低50%;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推出了;三強一制造建設工程,打響;浙江制造名牌。同時著重解決食品、藥品、嬰童用品等重點消費品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以及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等。
11大重點發展產業
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三強一制造建設工程
產品升級與工業強基工程
綠色制造工程
服務型制造工程
;四換三名工程
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
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
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制造業特色小鎮建設工程
11大重點工程
機器人與智能裝備
新能源汽車與現代交通裝備
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
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裝備
通信網絡與智能終端
專用集成電路與新型元器件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工業軟件
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
新材料
綠色石油化工
時尚輕紡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