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維護是一項技術工作,不同的電機制造商會有不同的加工工藝,相同規格的產品總是有一些個性化的特點,今天我們的主題只圍繞軸承,對于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在維護過程中必須注意一些不同的點,Ms.整理總結參與,與大家分享,可能對大家有幫助。
11.滾動軸承電機組裝
裝配與拆卸過程相反。裝配前,檢查零件,最好檢查座椅(裝配現場為繞組定子)、端蓋、軸承蓋、軸承內、外蓋、轉子同軸度等形狀公差,裝配前符合圖紙規定。對于隔爆電機,還要檢查隔爆面是否有不允許的缺陷。安裝軸承和插入轉子前,應清洗定子內腔。裝配現場應清潔無灰塵。插入轉子前應安裝接線盒。緊固螺栓的螺紋部分和金加工表面應涂上204-1防銹油。
軸承是組裝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組裝滾動軸承時的注意事項。
1)軸承裝配前,首先安裝軸承內部部件,如內風扇、平衡環、曲線環、軸承內蓋等。
2)軸承應嚴格檢查。如果現場沒有檢查設備,經驗豐富的工人應仔細選擇(旋轉輕、聲音小、和諧)……)。
3)軸承應加熱到軸上,加熱溫度約為100℃,可在油中煮5~10min,然后立即安裝在軸上,冷卻后再清洗。H132機座號以下的電機也可以不加熱冷裝。對于電機制造商,H315及以下電機均采用冷壓工藝。
4)無論是冷的還是熱的,軸承都應該用套筒放在軸上。套筒的直徑非常重要,以確保軸承的內外環同時受壓。內外環的力 對軸承不利。但是,如果軸承套在軸上,套筒應保證軸承內圈的力,導致軸承無法保持框架力。
5)軸承外套上的號碼應朝外,以便在以后的維護中更好地識別,但接觸角的方向必須滿足角接觸球軸承的要求。這方面的內容
6)潤滑脂時,應適量涂抹潤滑脂,以空腔體積的1/3-2/3為宜。
7)潤滑脂包括鈉、鈣、鈣、鈉、復合鈣、鋰和二硫化鉬。目前,1~3鋰基脂被廣泛使用。使用電機的部門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經驗進行選擇。它可能不完全符合制造商選擇的品牌號碼,但必須清理原始脂肪。
8)涂上潤滑脂后,應立即安裝電機,以免污染軸承部件。
2拆卸滑動軸承電機時的注意事項
●拆裝清洗要求
1)打開軸承蓋,翻出軸瓦,徹底清潔軸瓦及各部件上的防銹脂。用浸過汽油的無絨布擦拭,檢查軸瓦合金表面是否損壞,嵌入軸瓦合金的硬度顆粒。如有損壞或摻入雜質和顆粒,應修復,并徹底清潔軸承底部的雜質。
2)電機出廠時,已選擇軸瓦與軸之間的間隙,拆卸檢查時無損壞,無需刮修。
3)瓷磚表面的劃痕通常與軸不對齊有關。軸瓦兩端的止推面劃痕表明磁中心和機械中心偏移較大,重新組裝時應進行調整。
4)拆卸檢查時,應仔細檢查軸瓦運行表面擦拭的亮點形成的痕跡。理想情況下,整個下瓦底部應沿軸向均勻分布。如果劃痕形成的亮點寬度不均勻,可能是軸承組裝問題或軸彎曲造成的;軸瓦的同向劃痕可能是由于硬顆粒進入軸瓦運行表面或軸頸表面租賃粗糙造成的。拆卸檢查時應修復(清除硬顆粒,用油石打磨軸頸粗糙表面)或更換。
5)檢查軸瓦表面是否有軸電流引起的電腐蝕引起的凹點。如有此現象,應檢查軸承是否完好。
6)檢查軸承內浮動密封圈是否能上下移動。如果卡住,通常是由毛刺引起的,可以修復。否則,必要時應重新檢查其尺寸和形狀并更換。
●更換軸瓦的注意事項
1)檢查軸頸,確認是否有突出點或劃痕,如有,用油石清除;
2)檢查新軸瓦進油槽與軸瓦內圈交界處是否平穩過渡。否則,應進行刮修;
3)放入下半軸瓦,使銷落在下半軸瓦上,手動旋轉三周,然后將軸頂起,翻出下半軸瓦,檢查摩擦光點的痕跡。一般情況下,其痕跡沿軸向等寬分布而不歪斜,與軸頸接觸的部位應包含約75%的亮帶。若該區域未達到,應輕輕刮去云的高點,重新安裝下半軸瓦,重復上述工藝,直至摩擦痕跡的形狀和面積符合要求。特別是翻軸瓦時軸承絕緣不能損壞。
●加注潤滑油要求
潤滑油的更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機的工況-負載、速度、運行時間、工作溫度等。電機投入運行后,定期檢查潤滑油是否更換主要基于檢查結果。自潤滑軸承的換油周期一般為4~
6個月左右;復合潤滑約2~3年。
●監測軸承溫度
軸承一般安裝鉑熱電阻(PT00)用于監測軸承溫度。有時,雖然軸承溫度不超過極限,但變化范圍較大時異常。如突然增加,應停止檢查軸承溫度的整體值: 85℃報警, 90℃切斷。一些電機廠仍然喜歡95℃事實上,控制存在一定的質量隱患。
上述非官方發布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