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發展受到動力電池技術的限制。一方面,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需要得到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在一致性以及系統集成技術上也需要有所提高。由于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不同,使得各企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并且國家此前建立的一些相關標準也沒有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而及時跟進。
因此,我國有必要參考國外的一些技術和規范標準來不斷完善自身,讓新能源汽車更加有序健康的發展。
國外動力電池標準情況
國際上對動力電池制定標準的組織有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美國機動車工程師學會和美國保險商實驗室等。
ISO是世界上最大且十分重要的非政府性標準化專門機構,關于動力電池發布的標準有ISO12405-1-2011、ISO12405-2-2012和ISO12405-3-2014等。
IEC則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國際電工標準化機構,是由各國家委員會組成的國際范圍的標準化組織,關于動力電池的標準則有IEC62660-1-2010和IEC62660-2-2010等。
而SAE作為國際上最大的汽車工程學術組織,其所制訂的標準因具有很高的權威性被汽車行業及其他行業廣泛采用,關于動力電池的標準有SAEJ2929-2013。UL作為美國在世界上最有權威的民間安全檢測機構,發布了UL2580-2011的標準。
美國、日本、歐盟等在結合自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具體情況參考ISO、IEC等標準,建立了適合自己發展道路的動力電池標準體系。這些國家在動力電池的標準上配套完善、針對性強、國際化程度高。在動力電池的設計、制造、檢測、安裝、驗收等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并且比較詳細的標準予以規范和指導,同時緊密結合國際上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水平而進行獨立制定。
我國動力電池標準情況
一般動力電池標準體系可以從動力電池的結構、類別和相關性質來分。動力電池標準體系框架如圖所示。
我國在動力電池方面主要的標準主要分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兩類,其中一些主要的標準如表所示。其中列出的前三個行國家標準是在QC/T743-2006電動車用鋰離子蓄電池這個舊標準的基礎上更新改進出臺的,較好的適應了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要求,但還需要進一步緊密結合行業發展而不斷更新。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動力電池標準能夠基本滿足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但是這些標準在應用中也又不少問題和不足,比如標準制定缺少整體規劃、更新速度跟不上技術和市場的變化,從而使得標準的出臺會出現應急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標準體系應緊密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發展的實際情況,并考慮到產業技術的進步,讓標準體系既能滿足當前的迫切需要,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與創新。
結語
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中國汽車產業應該抓住這次彎道超車的機遇超越汽車工業發達國家。由于動力電池技術處于不斷發展中,產業鏈上的各行各業需要及時掌握動力電池的技術和市場動態,為不斷完善動力電池相關標準提出建議和貢獻,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