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 在2016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間隙,中國中車副總裁孫永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中國中車計劃將風電產業打造為中車軌道交通以外新的支柱產業,將“中車風電”打造成風電行業的領先企業。
數據顯示,中國中車風電裝備產業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53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3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2%以上。
發揮高鐵和風電協同效應
據介紹,中國中車分四大業務版塊,第一大業務版塊是軌道交通業務版塊,第二大業務版塊是地鐵及城市軌道設施版塊,第三大業務版塊是戰略新興產業版塊,第四大版塊是服務業版塊。其中,戰略新興產業版塊的代表就是風電。
孫永才告訴記者,中車與其他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相比,擁有技術優勢、產業鏈優勢、自給優勢、服務優勢、產品質量控制優勢等幾大優勢。
“中國中車充分把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積累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延伸到風電產業,在集成和協同研發以及提升產品質量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構建了涵蓋風電整機、風電電機、齒輪箱、風電葉片、超級電容、風電變流器、減振器件、塔筒等較為完整、具有競爭力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鏈,并建立了風機半實物仿真實驗室和3兆瓦全功率整機試驗臺,已經布局株洲、濟南、天津三個風電整機制造基地,四個系統配套企業,不僅擁有完整的陸上風電整機產品線,還研制出適應特殊環境的高原風機、低風速風機等特色風機,并擁有成功運行經驗,形成了完整的企業鏈、技術鏈、產業鏈。”孫永才說。
中國中車相關技術人士介紹說,中國中車研制了世界領先的耐高溫、高寒、高風沙、高原等高鐵列車,這些技術和制造經驗也可以成功移植到風電中,去研發適應高原、高寒、高風沙、山區等區域的風電整機。目前,在富有技術挑戰且未來市場廣闊的高原風電和山區風電上,中國中車是唯一參與編制行業標準《高海拔風力發電機組技術導則》和《低風速發力發電機組選型導則》的整機商。
孫永才表示,高鐵分為九大系統,在變流系統、控制技術、減震技術、新材料技術等諸多方面,高鐵和風電都具有共通性。“例如,變流技術和控制技術里核心是芯片,而大功率芯片是我國工業的短板,恰恰中車利用這十幾年在高鐵和大功率機車領域的發展實踐,在芯片技術上實現了自主設計、制造,并且批量化應用。我們想站在技術制高點上為風電行業服務。”
實現內部資源整合優化
實際上,高鐵“巨無霸”在風電領域已經默默耕耘了十年。相比其整機,其零部件配套更為深刻地影響著整個行業。目前,中車旗下風電葉片名列國內三甲,風電減振國內市場占比達80%以上,核心部件風力發電機更是行業標準制定者。
在孫永才看來,風電和高鐵,除了在技術上有協同外、在市場方面、產業鏈方面、服務方面也都可以發揮協同效應。
在南車、北車合并為中車后,如何整合南北車時期獨立的風電業務板塊,也成為擺在中車面前的一個棘手問題。
據了解,在原南北車時期,兩個集團的產業結構基本一致,風電產業不管是從零部件還是到整機,兩個集團都有子公司在發展。合并后的中車成立了重組辦,將對內部的企業、產業板塊進行整合、重組。
孫永才表示,中車內部正在在進行調研和方案設計,一體化的產業發展平臺是中車風電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雖然目前中車的風電產業板塊還沒有完成整合,但是中車總部通過在業務分工、技術合作、市場劃分等方面進行了協調,相關子公司在中車內部可以有效的竟合,確保風電產業處于健康發展狀態。
孫永才告訴記者,南北車合并成立中車后,首先要在資源上協同,特別是技術資源上,在產品方面,中車絕不重復開發,要力爭實現中車內部資源最大化利用。
做大、做強再做優
歷經十年大浪淘沙,未來,中車風電將如何發展?
“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首先,要理順產業運營和管理機制,整合中車風電資源,打造中車風電整機產業發展平臺;其次,加強技術資源整合和引進,實現風機裝備'質'的提升;再次,強化差異化競爭策略,加快特色風機產品研制步伐;另外,積極開拓風資源、運維、海上風機和國際市場等。”孫永才說,“在風電領域,我們已有十年歷史,下一步要做大,接著做強,然后做優,希望在風電領域也能成為一張名片。”
#p#分頁標題#e#孫永才進一步為記者描繪了中車風電的未來發展路徑:一是要搭建產品系列平臺。1.5MW、1.65MW、2.0MW、2.5MW、3.0MW、5.0MW的產品系列平臺,單機向大容量發展。二要研發、應用更多的新技術。比如此次新推出的WT2000D121及系列風電機組,使得年平均風速為5m/s的風場具有開發價值。三是要做好產品適應性開發。研發適應高寒、高原、高風沙環境的機組,恰恰是中車的技術優勢所在。四是提高可靠性。中車風電開展了PHM,即故障預測與產品健康管理,這是以前在軌道交通裝備上應用的,現在應用到風電領域,必將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孫永才表示,中車風電要成為為用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這就要求把產品、技術、服務、資本和管理五要素融合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為此,中車風電進一步打造了微觀選址與機型匹配集成優化設計、特定場址控制策略定制、風電資產管理三位一體的風電項目全生命期盈利最大化解決方案windProfitTM,通過有效保障項目設計品質,深度挖掘潛在盈利空間,并支撐運行期項目控制風險、提質增效,幫助風電項目提升年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