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造車再破記錄!剛剛,恒大簽下全球汽車工程領域的龍頭企業,同步研發15款車型給恒馳“塑形”。
全球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給恒馳“塑形”
9月25日,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與全球頂尖的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在深圳恒大總部舉行研發設計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
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德國FEV集團CEO Stefan Pischinger、德國EDAG集團CEO Cosimo de CARLO、德國IAV集團CEO Ulrich Eichhorn、奧地利AVL集團主席兼CEO Helmut List、加拿大MAGNA集團歐洲區CEO Gunther Apfalter及各方高管出席活動。
恒大與德國FEV、德國EDAG、德國IAV、奧地利AVL、加拿大MAGNA簽訂研發設計戰略合作
本次簽約的五大巨頭均為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底盤、白車身、動力總成、電子電器、整車集成、車身內外飾等汽車整車研發全流程,均擁有世界最頂尖工程技術。
1.FEV有41年歷史,在45個國家擁有6500人的研發團隊;
2.MAGNA STEYR有120年歷史,在28個國家擁有13000人的汽車工程研發團隊;
3.EDAG有50年歷史,在18個國家擁有8600人的研發團隊;
4.IAV有36年歷史,在12個國家擁有8100人的研發團隊;
5.AVL有71年歷史,在34個國家擁有10400人的研發團隊。
過去數十年里,它們已為法拉利、保時捷、寶馬、奔馳、奧迪、豐田、福特等全球知名車企研發設計了無數款經典車型。
恒大造車有“五大”
10年內實現年產銷500萬量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中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具有萬億級市場規模的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恒大打造百年老店、打造新增長極的必然選擇。
恒大造車有“五大”:大戰略、大目標、大格局、大定位、大布局。
據悉,恒大集團一開始就確立了恒馳新能源汽車的定位:“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
其中,“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強做成功”,這是恒大一貫的做事風格。早在布局之初,許家印就制定了恒大造車的宏偉目標: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10年內實現年產銷500萬輛。
而從格局來看,恒大造車瞄準一切有利于打造世界一流產品的國際頂級資源,不拘泥于企業與國別,同時考慮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布局。因而迅速構建起行業最強全產業鏈的壯舉,才有了法蘭克福那場全球頂級汽車技術供應商的歷史首次大匯聚,才有了面向全球招聘8000名專家和技術精英的史詩級英雄帖。
雖然起步晚,但恒大利用其資本優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演了一出后發先至的好戲:恒大憑借資本優勢通過整合并購的方式,僅半年時間快速構建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掌握了最先進的核心技術,以資本換時間,極大地縮短了造車進程。
按照時間順序和領域,恒大造車的進程如下:
一、在核心技術領域:
今年1月,恒大與世界頂級超跑科尼賽克合作,擁有了世界頂級豪車的研發制造核心技術;
3月及5月,分別通過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擁有了代表動力總成未來發展方向的世界最先進輪轂電機技術;
7月,與德國hofer合作,擁有了世界最先進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核心技術;
9月,與德國BENTELER和FEV集團強強聯手,獲得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知識產權。
二、在生產制造領域:
恒大已在廣州、上海、天津、沈陽等地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全部按照工業4.0標準,采用世界最頂級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打造高端智能工廠,為“恒馳”全系列產品大規模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此次,恒大與全球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強強聯手,完成研發設計領域的布局,而此次15款新車型同步研發設計,也開創了世界汽車行業先河。
許家印一周奔赴三國五地
對于造車界的“勞模”許家印而言,為了做好這份事業,全球各地跑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堪稱“拼命三郎”。
最經典的是過去半個月奔赴三國五地:
9月11日,赴德國法蘭克福組全球汽車界“最強飯局”。
9月16日,赴意大利都靈和米蘭考察賓法與馬瑞利兩大汽車界巨頭。
9月20日,然國在廣州恒大總部迎接云南黨政代表團考察。
9月21日,赴香港視察恒大在港首個住宅項目。
9月23日,許家印在深圳視察恒大超級總部基地,視察恒大中心建設進展。
9月24日,許家印專程赴香港實地檢查恒大集團香港總部大樓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巨幅慶祝標語。
#p#分頁標題#e#半年來,許家印多次往返德國、奧地利、英國、瑞典、意大利、韓國等汽車工業強國,不斷擴大造車“朋友圈”,恒馳有了躋身全球新能源汽車頂尖行列的底氣,必將成為國家高端制造業新名片,恒大也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動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